凯斯西储法学院学习交流报告-yb亚博全站首页
凯斯西储法学院学习交流报告
2012级本科 高远
一. 学习篇
作为复旦大学的学生,出国交流的首要目的方然就是学习。在美国凯斯西储大学法学院我选了国际商事仲裁、国际贸易法、美国合同法和美国法律写作四门课共计11学分的课程并取得了全部优秀的成绩,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首先,美国法学教学方法与复旦法学院有非常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虽然国人也略知一二,但是却往往只是一知半解。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法学院注重课堂参与,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参与其实是建立在课堂预习准备的基础上的。每门课程的老师都会在开学的 时候发一份教学大纲,上面有一整个学期的上课前需要预习的内容(有的是书本上的,也有的是老师放在一个类似我们的elearning软件上的)。这些内容并不是老师很粗线条地选取的,而是经过了一个认真的筛选过程。老师的授课是有一个逻辑主线,而预习阅读的内容也是与这个主线相关的(大约选取教材的三分之一作为需要阅读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可以做到我们每一门课一周的阅读量大概在50页左右,并且认真阅读这50页就可以扎实地掌握课堂内容(抛开中国人缓慢的英语阅读速度,这个量其实非常少)。通过我的学习,我体会到这其实就是美国课堂参与之所以如此流畅和有质量的原因。对比我在复旦上的很多课程,老师受国际化视野的影响也会提倡课堂参与,但是很多老师却忽略了预习这一块。很多课程我甚至在下一节课之前 都不知道老师会讲哪一部分内容,更别提预习了。另外一些老师即使要求学生预习,也只是简单的要求学生在一学期里涵盖整个教材的内容,这种简单的以章节为单位布置的预习虽然会让学生知识面更广,却难以做到精读相关的重点内容。另外,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国内学生预习作业完成情况其实是比较差的,而很多人会把这种现象归咎为国内学生比较懒而美国学生比较勤奋。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懒惰是人的天性,美国人或中国人其实都是如此。美国法学院学生良好的预习情况其实是它们提倡大量课堂参与的结果。老师经常会对学生提出很多与预习阅读相关的问题以此检验大家的预习情况并通过互动加深大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换句话说,如果你今天没有完成预习就来上课,那么你一整节课都会如坐针毡、惴惴不安。我一个来自西南政法的交流生朋友的故事比较能说明问题。她在国际商事仲裁的第二节课上只读了一半的阅读,因此上课的时候老师唯一一次让她回答问题的时候她就回答不出来。这在美国的小班课堂其实是一个比较难为情的事情。后来她和我说,自从那次回答不出问题以后,她就再也没敢不完成所有的预习内容。可见,美国法学院的教学中课前阅读预习和课堂参与是两个相辅相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 ,很多人可能对于出国交流最大的恐惧和障碍就是语言。这一担心其实一点都不多余,可以说英语对于美国交流期间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我认识一个清华的交流生托福不到100分。尽管,他来自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但是在凯斯西储她却因为语言不过关而在生活和学习上都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难。一个良好的英语基础是在美国交流学习一个很重要的保障,可以毫不夸地说英语就是那个1,而其他一切都是后面的0。
美国的教科书给我的印象有两个特点,一是案例多,另一个就是定义少。国内很多教科书总是喜欢表述不同学者对每一个概念的多种不同版本的定义,这一点本身就让人困惑且对理解一个概念往往没有太大帮助。相反美国法学的教科书重视对概念的理解而不是概念的定义本身,而美国的法学教育认为案例是最能帮助学生了解一个概念的工具。中国法学课程的趋势也在往重视案例的方向发展,比如我在复旦修读的几门课程也会用到案例教学。凯斯西储的案例教学相比我在复旦修读的一些课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用的案例本身。在美国有庞大的法学家在做案例的汇编和整理工作,学生拿到手的案例已经经过了很重的编辑,把很多不重要的程式和一些与该课程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全部剔除,并且有很多注解告诉你这些案例表达了什么样的法学理论。
接下来再说说一个美国课堂的一个特点。在复旦很多同学都会带着手机和电脑上课。很多老师也经常上课要求同学查一些相关的法律规定等等,因此我认为很多老师应该是认可这种行为。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或许很多人会觉得他们法学院的学生也是经常带着各种高端电子设备上课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美国很多老师反对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电脑,手机更是严格禁止,因为他们认为电子产品会让学生分心,并且电子产品对听课没有什么什么帮助。对于这样一种倾向我的贸易法老师专门对我们外国同学做过阐述。首先,得益于老师有选择性的筛选阅读内容,学生上课需要知道的所有信息已经都在阅读内容中涵盖,不需要学生临时浪费课堂时间一起像抢红包一样用电子产品搜索相关内容。其次,就是他们认为电子产品会让学生收发邮件短信而不认真听课。最后,他们认为就算学生只用电脑记笔记,那也是不如手写好。他们认为电脑记笔记由于速度快的原因会让同学什么都记下而没有重点,不利于对体系的构建。其次,他们认为用电脑过度记笔记也会影响学生的课堂参与。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凯斯西储法学院的考试。考试是衡量一个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凯斯西储法学院和美国其他法学院一样考察的都是体系。可以说,一个只会背诵的中国学生如果到美国法学院的考试是一定会挂科的。同时,只会写一手漂亮字的学生在美国也是一无是处的(考试可以用电脑打字,且大多数学生会选择机考)。在这里说明,美国的法学院考试是需要背诵的,但是你背诵的是一整个体系。也就是说,如果背诵是理解整个课程体系的一个基础,只有背诵而没有理解是不够的。其次他们背诵的量相对较少,绝对不会让你去背诵一些似是而非的定义或者一些根本就没有逻辑的长篇大论论述。所有的背诵都是对于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记忆。这个体系就像一个族谱,从大的规定到小的规定,每个规定还有若干例外,一直往下延伸。说了这么多,还是没有说到为什么单单背诵这个体系是不够的这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所有题目就是几个案例。这些案例特别长,而解题的过程需要你将这个案例的诸多细节与你所学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相联系。如果没有对整个体系的理解就会出现空有一身韬略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
总的来说,美国的法学院比国内更偏向实务而不是理论。这是因为美国的法学院是面向本科毕业生招生的,所以他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律师而不是健全人格(那是本科的任务)。美国法学院的性质就是用三年的时间教会你谋生的一技之长,授予学生法学博士的学位,用一个不恰当地类比,就像我们的新东方厨师学校。他们的任何一门课的内容以及教科书都少有法学家的高谈阔论以及对法学价值根本的探究,更没有如我们那些政治宣传的课程而是教会你如何像一个律师一样思考,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律师。在美国,判断一个法学院好不好的两个重要指标就是他毕业生的平均薪水和第一次考司法考试的平均通过率。
在复旦法学院面试交换的时候,我曾经说过我之所以想来美国交流是因为我以后想来美国读jd,希望通过院系交流项目提前了解美国法学院的教学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交流,我发现自己在美国法学院的学习生活中如鱼得水收获颇丰,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毕业以后申请美国jd的打算。我也从当时交流面试的时候略知美国法学院与中国不同,到现在深刻了解中美法学院的根本差异以及形成原因,我认为我此次去凯斯西储法学院交流不虚此行,也感谢学院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很好的机会。
二. 生活篇
每个交流的学生刚到美国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租房。由于在美国法学院是没有本科生的而研究生学校不提供住宿,因此每一个去美国法学院的学生都需要自己租房住。租房的选择有很多种,可以和别人合租,可以住的远一点,可以住的近一点,可以住老房子也可以住商品房。不管租什么样的房子,一定要实地去看过房子再选而不能到美国之前先在国内付好定金。我刚去的时候和两个中国的同学提前租了一个我们自认为条件好而且便宜的房子,结果却非常不理想。房间里很吵且有很多蟑螂不说,去最近的一个商店都要坐15分钟公交或者走上办个小时。另外,每天上下学都要坐20分钟从不准时到站的公交且走路去学校的一条隧道经常发生黑人抢劫。后来我们才知道,我们住的房子主要的住户是一些在美国有车的博士生和研究生,对于我们这样没车的交流生来说生活得确十分不便。为了保证晚上自习的学生的安全凯斯西储大学为学生提供晚上专车接送回家的服务,但是由于我们的公寓在大学圈之外,因此不能享受这项服务。后来我们才知道,离学校更近且房租比我们便宜的地方是法学院学生一般会选择的住处。后来我搬到了学校自己经营的专门为凯斯学生提供的公寓。那里租金虽然每个月650刀(之前的350刀),但是设施一应俱全,还提供免费的洗衣机烘干机和咖啡机。最重要的是那里离法学院走路5分钟且在大学圈中,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安全问题了。为了不让之后的交流生走我的弯路,我也主动联系了下一学期来凯斯西储的研究生学姐并向她介绍了这里各种不同住房的情况。
解决了住房问题之后,就可以开始认识新朋友了。在凯斯西储,我的社交圈子基本上都是中国人,和外国人交往总是感觉有一定文化上的隔阂,不过美国同学天生热情的性格倒也不会让你觉得见外。我和美国jd同学谈论最多的就是学习,而和中国llm谈论最多的则是吃喝玩乐。学习这件事主要还是靠自己,而吃喝玩乐则不得不靠别人了。我在美国有幸认识了几个llm的好朋友,他们每次出去吃喝玩乐都会带着我一起,可以说没有他们我的美国交流生活将变得单调许多。虽然,llm的同学主要的兴趣点在吃喝玩乐,但是我和他们认识并成为好朋友却是通过学习。由于我上课表现突出,有很多人会找我问作业和上课相关的问题,我也会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这样一来一去,他们每次有什么出门的计划也会叫上我一起。我们几乎吃遍了克里夫兰所有有名的饭店,还一起在假期去了波士顿、迈阿密、奥兰多迪士尼、尼亚加拉大瀑布和宾州奥特莱斯等等。我还学会并爱上一个新的体育运动--保龄球。相比而言,美国jd的娱乐活动主要就是泡吧,如果不像我一样不喜欢酒精也可以试着和他们午夜一起泡吧。在美国法学院,据说泡吧是一种文化,是几乎所有二年级jd同学的娱乐活动。之所以仅仅限于一年级是因为一年级是jd同学任务最重的一年,很少有同学会有闲心去社交,而三年级又是很多学生离校实习的时间,因此既不实习也没有太多课业负担的二年级同学成为了主力军。据我所知,这种午夜泡吧活动也是他们认识异性的一个主要方式。如果希望在美国邂逅金发碧眼的美少女和美男子可以尝试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另外,法学院也经常组织很多活动。例如我们刚刚到克里夫兰的一周的时间就组织我们和教职工一起坐游艇游伊利湖,还看了一场棒球比赛。不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法学院一年一度的舞会。凯斯西储法学院重金租下俯瞰印第安棒球队主场的舞厅,还免费提供酒水和点心,法学院几乎所有的同学都会穿上晚礼服盛装出席。最有趣的是那么多穿着正式的同学们借着点酒精的助兴在舞池中央跳着疯狂的dj舞而不是欧式的传统舞蹈,也算是体验了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了。唯一的遗憾是我在舞会上还不能喝酒,美国大多数州的法律都规定,只有到了21岁才可以饮酒。同样,在一次组织去赌场的活动中我也因为年龄差了数月而被拒之门外,没能体验美国很有名的赌场文化。虽然说赌博都容易沉迷,不过好不容易来美国也不妨学一学他们特色的德州扑克和21点等扑克游戏的玩法,也可以上赌桌体验体验。不过小赌怡情,大赌伤身,一定要规定一个赔钱的上限免得把生活费全输光了。不过,据我所知有中国留学生牌技较好,每周去赌场就可以赚够自己的生活费。
由于法学院不招收本科生,我在法学院里是年纪最小的。也许除了学业之外,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很多哥哥姐姐那里潜移默化地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让我变得更加成熟。特别是sjd的一个师兄对我影响颇大。我们刚认识的时候他就说我长的像他弟弟,而之后他也如同对待亲弟弟一样对待我。他一直说我的打扮过于休闲不像律师,于是感恩节那天他带我驱车三个小时到宾州奥特莱斯亲自给我挑了几套衣服并嘱咐我如何搭配。我有的时候行为不太妥的时候或者与别人发生矛盾的时候他也会教我如何处理。很多同学都把我称为神童,但同时也敲打我还应该注重提高情商。虽然我们相聚的时间比较短暂,但是当我十个好朋友在家里送别我时还是让我恋恋不忘。最后,我们男男女女竟一边喝酒一边抱头痛哭,真是人生难得几回醉。我绝对不会说我们最后十个人就睡在了他们家地板上。就算现在我已经回国,也经常在微信群里和他们联系,也愿我们成为永远的朋友。可以说,一个学期的交流让我少了一些年少轻狂,而多了一些成熟稳重。